假期依舊在漫無目的地過著。
每天早晨習慣性地開啟電腦或筆電,上微博、上臉書、上部落格......
再來就玩The Sims 3。
吼,無聊到發慌。
究竟要等到幾時才能開學。
而且根本悶到沒戲沒電影可以看了。
昨晚10點正有準時守著台視的《國民英雄》。
片頭曲是收錄在倪安東剛發行的新專輯《第一課》中的《末日狂歡》。
感覺不錯啦,音樂的緊湊性質和劇情的高低起伏搭配得很好。
只不過,羅珊珊就這麼死了,看得很不夠刺激。
只出現個兩三集就領便當走人了還真可惜呀。
很多人都說戲劇的邏輯出現了問題,果然。
還有那個叫李文強的人,超讓人反感。
偏偏每部戲當中都會出現類似這麼一種無理取鬧的角色。
昨天上網找資料的時候有看到一位專業媒體人看了《國民英雄》後的感想,
寫得蠻專業的。
偶像劇【國民英雄】的創新與陳舊
裡面有提到一個人讓我看了很想噴飯的觀點。
標題為 「大公司魚肉鄉民的陳腔濫調」:
說道三立偶像劇的其中一個特色,便是有貧富差距情節,也因此大公司對上小村民的戲碼在每一檔戲都要不厭其煩地上檔一次。
比如說,「下一站幸福」中有“花田村”;「偷心大聖PS男」中有“萬壽村”;「福氣又安康」中有“福滿村”;而這一次的「國民英雄」中也有“萬濱村”。
這真有特色。XD
非得要這樣才行嗎?觀眾看到膩了,搞不好那群村民中有些人還是從「下一站幸福」那裡開始演下來的。
其實這部戲是真的很吸引觀眾們的眼光的,畢竟題材不再像以往般平平無奇。
雖然拍了很多的鏡頭沒那麼專業(資金問題所限),不如「痞子英雄」那般專業有水準,連槍支、爆破等東西都是大手筆從外國運來現場用的。
不過能做到這樣,很棒了啦。
*「痞子英雄」的專業水平真的讓我嘆為觀止。
當然,要拍出一部有素質的戲劇或電影什麽的,還是要看資金嘛。
明明資金有限卻用到預算超支而到處借錢賒賬也不太好吧。
還是要一步一步慢慢來,自然而然就能成功了。
總之,其實“偶像劇”這個詞對我來說的定義就是,
一部戲裡面,最主要的主角一定有四個(分別是男女主角各兩個),然後這四個人一定會扯上關係,女一號和女二號同時喜歡上男一號,可是男二號又喜歡著女一號,然後
男一號就在那裡躊躇著到底要跟哪個在一起,分了又合,合了又分,沒完沒了。
不過,重點是,到了最後,接近結局時,終究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男一號和女一號如大家所願的在一起了,而男二號和女二號基本上不是放棄後各做各的就是意外地在一起了。
明明男一號和男二號都是喜歡著女一號的,為什麽到了最後男二號都選擇了離開然後把機會讓給男一號。
為什麽?答案就是:劇本上是這麼寫的,劇本叫他放棄他不可能不照著做,畢竟這部戲不是他自己當編劇也不是他自己當導演。
偶像劇就是一部為了給觀眾帶來幸福與快樂感受的東西。
因為到最後的結局永遠都會是圓滿的。
雖然有些結局不是哪個主角意外離開了要不然就是女一號選擇讓彼此分開冷靜一下,
但 有句話說過 “人有旦夕禍福,月有陰晴圓缺”,
無論結局是怎樣都好,完了就是完了,我們就只能帶著那一份遺憾感繼續等待下一部新戲的開始啦。
戲裡面一定會出現一個主角以外非常讓人厭惡的小嘍嘍配角。
專門搞破壞,無理取鬧,無風不起浪,愛惹是生非。
雖然讓人討厭但請不要太過於憎恨他們,不僅僅是角色,甚至對於現實中的他們自己本身。
他們既然那麼讓觀眾討厭,也就表示他們成功把那個壞角色給演好了。
好到觀眾真的會發自內心地討厭那個角色。
也許這一種小角色會幫戲劇情節加分,也恰好一帶替男女主角們的感情加分,好讓劇情能一直持續下去,
不過各位觀眾放心好了,
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
所以,
到了最後這些壞角色們一定會沒有好的下場。
別說我們心腸歹毒,只不過他們既然能有能力做得出那麼壞的事,就應該有能力承擔下一切的不好的結果。
壞角色們,有時懷得讓人佩服欽嘆喜愛;有時讓人恨得入骨叫罵連連。
所以,還是盡量別把他們當成太大的一回事,就把集中力注意在故事情節的真正的主軸上好了。
說了那麼多,看戲還是單純簡單看看就好了,要是一直深入去研究劇情合不合理什麽一大堆的邏輯和反映心理因素的東西,
頭腦會因為思考得太細心太深奧而混亂起來的。
簡單,不就好了嘛。
我們要求的是,簡單生活。
《痞子英雄首部曲之全面開戰》已經開始進行拍攝工作了,聽說電影裡的每個角色的武打戲分非常多,而且非常強。
外國來的專業武術教練、之前已經進行了4、5個月的體能訓練,超強卡司陣容與贊助。
聽起來非常厲害,但是,我們要求的是,希望拍出來的效果不會讓大家失望。
還有,麻煩爆破、打戲方面的東西請劇組們多注意安全和保險問題。
那個。。。電影好像要採用3D的拍攝手法,看起來好酷。
所以呢明年年中上映的時候我一定要找一大班朋友特地到電影院支持!
(我怕沒人想去...=0= XD)
加油!